从赴东南亚旅游到赴东南亚置业,不少中国中产家庭正从东南亚国家开始迈出自己海外置业的第一步。
与过去较高净值人群多出于移民或子女教育等考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大城市置业的需求不同,投资东南亚地区楼市的需求往往与赚取租金回报、养老、度假等目的联系在一起;相比欧美中心城市动辄上千万元的房产投资门槛,一两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购房门槛深得中产家庭青睐。
毕竟,“买房致富”是不少内地普通人亲眼见证或经历的“投资真理”,而他们许多人希望,能在某些“落后中国二十年”的东南亚市场上,找到复制这样的神话的机会。
据莱坊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私人投资者将在市场中正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财富创造将继续逐步增长,房地产仍被视为财富保值的手段和收入来源,重要的是房地产还是有形的可控资产。
从曼谷到河内、从新加坡到普吉、从金边到吉隆坡,越来越多的地产中介探索内地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资开发商落子东南亚,微信公众号中向大众推广东南亚房产的文章一时间层出不穷。
世邦魏理仕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于2017年上半年再度成为亚洲区内最大的跨境房地产资金来源地。中国内地房地产发展商及综合企业于上半年离岸房地产交易中,亦成为举足轻重的买家。人民网近期援引一份追踪中资房地产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研究报告显示,包括富力、碧桂园、绿地等在内的8家中资地产商在东南亚国家已经投入或宣称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2900亿元。
另一层面的背景是,中资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各方面经贸往来正日益增加,私营机构也在该地区更加活跃;以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新加坡泛亚高铁(昆明-新加坡)、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等为代表大型铁路基建项目的陆续开展都预示着未来这一区域更为紧密的联系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如此,个人投资者在海外置业时所要面临的复杂风险还需谨慎处理。鉴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仍属发展中国家,相关法律及制度有时不尽完善,遇到纠纷维权成本较高,内地投资者因开发商无法按期交付住房而投诉无门、因前期交易程序瑕疵而导致售房款无法从目的国汇出等问题屡有见报。另外,对于一些房屋按揭计价币种与房产所在国本币不同的情况,则更要注意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投资收益损失。